以前,剛開始帶班的時候,就了解這個道理。

現在,當了媽媽後,更知道這個道理的重要性。

還記得第一個導師班的某個聰明學生,他被爺爺奶奶寵壞了,只因他是家中的長孫,爸爸媽媽心有餘而力不足,每當爸媽想管教時,孩子一個不高興,不是往爺爺奶奶家中跑,而是跑到爺爺奶奶送給他的透天厝,把門鎖起來,才國中生而已就有一棟房子了,我的媽啊!!讓我真的覺得這是甚麼世界啊?雖然他沒有變壞走出了居仁的校門,但是我也不知道他現在過得如何?

現在某些孩子真的很草莓,父母又很怪獸,媒體喜歡斷章取義又變態,民意代表喜歡出風頭爭曝光,老師敲敲學生的頭就成了不當體罰,老師因此被記了申誡!我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?這些人的心態到底在想甚麼?

最近老是有學生為了平時分數小小的一兩分,老是來跟我要成績,大概是免試入學的關係吧!但是為了一兩分,計較來,計較去,到底有甚麼用啊?我們都知道分數並不能衡量學生的一切,這時開始反省起以前的我是不是也是為了那一分、兩分,在錙銖必較呢?如果是的話,我想那時的嘴臉一定很醜惡。

父母不好好教孩子,卻是想盡辦法鑽起漏洞。''早知道我就把孩子轉到小學校去了,在小學校他一定都在全校前幾名,而且小學校考題也比較簡單,分數也會更高,面試入學更有利。''這是啥論點?

這是不是''上樑不正下樑歪''呢?

我真的不喜歡這樣,當老師的我一直深信''孩子都有他自己的路''

當了媽媽後,我還是深信此點。

''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''這句話我一直很反感,我只知到學齡前的孩子的重點就是''努力的玩,用力的玩,開心最重要''

但是絕對不是寵,要疼、要教。

恩恩現在正處在似懂非懂的年齡,我絕對不會在他跌倒時,打地板說'你怎麼害我家恩恩跌倒'',雖然老一輩會這樣教,我不要恩恩從小學會怪罪別人,要學習是自己不小心。

雖然恩恩才一歲半,但是恩恩做錯事,情節嚴重的話,還是要罰站。

這就是雪錚媽媽。

孩子要疼、要教,但是不可以寵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iche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